Kaiyun洪涝频发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排水系统?2020年6月进入汛期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从南到北多个城市出现“乘风破浪”的景象。
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今年独有。据水利部数据,2010年至2016年,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180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
那么,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是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内涝“顽疾“暴露出其中的哪些问题?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城市排水系统?思客君为你一一解答。
通常来说,对于一般的小雨,通过地面的生态绿化设施、城市中的蓄水湖池以及地面渗水后的土壤吸收等方式,就可以解决城市年降水量的90%左右。
一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首先,雨水会顺着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接着在被过滤后,通过出水口流向湖泊或直接用于绿化浇灌等。
然而,在遇到特大暴雨,管道无法承载时,雨水会进一步分流至管道下方的隧道中,在降雨结束后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再次利用或排出到湖泊河流和人工水体中。
从气候环境变化来看,极端天气增加、极端降水事件逐年增加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先天不足和规划不当。
我国排水管网系统在建设之初,标准定的较低。根据住建部最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国当前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为1年至3年,重要地区3年至5年,特别重要地区为10年。
从一开始我国许多城市建设的雨水管渠流量就整体偏小,一旦遭遇持续暴雨天气,排水续航跟不上,极易引起城市内涝灾害。
▲江西景德镇出现强降雨天气,城区地势较低区域出现内涝,部分地区积水超过3米kaiyun登录入口登录。图片来源:新华社
排水系统管道设备维护不足,也是城市内涝的重要致因。可以看到,道路上的一些雨水口处常常被树叶、烟头杂物、塑料袋等垃圾杂物堵塞,处于常年不清通的状态,造成排水严重不畅。
除此之外,排涝泵站、水闸等相关设施老化,管网系统的衔接复杂等问题,都让本来就无法匹配城市发展的地下排水设施更难满足需求。
以近期受暴雨影响,“遇水即涝”屡次上演的湖北省来说,抛开其独特的地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城市防洪和排水系统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有关专家指出,湖北省有37座防洪城市和一大批区域中心城镇,普遍存在地下管网排涝能力不足、河道湖渠疏浚维护乏力、调洪空间被压缩等问题,遭遇强降雨时极易引发城市渍涝,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
近年来,我国排水系统建设投资总额不断上涨,但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开始以后,却发现改造排水系统非常难。
比如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地底下不是只有排水管,还有供水管、供电线路、网络线路等,因此整体空间是有限的。要让其实现“大改”,为优化排水管网腾出空间,不仅难度大,时间周期也很长。
在此情况下,“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意在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在具体城市建设中,通过使用透水性强的材料,如透水混凝土,还有建筑顶层的绿化,以及下凹式绿地等方式,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实现再利用,减轻排水压力。
目前重庆已完成试点42.1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在试点区县,内涝现象相对较少。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开展5年kaiyun登录入口登录,城区部分小区未受暴雨影响。
但在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孔坚看来,过去的“海绵城市”试点范围是城市局部而非整个城市,因此建设效果显著。要彻底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还需从源头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土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生态化、田园海绵化等系统治理结合在一起。
此外,国外的一些排涝经验也值得参考。比如,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
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就是按照“五十年一遇”的标准来建设下水道。这些排水管道,直径10余米,长度数十公里,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排入海中。
诚然kaiyun登录入口登录,经济腾飞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文明城市绝不止于光鲜的“面子”,还有城市建设的“里子”。
Copyright © 2002-2023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2001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