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666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建筑物防雷工程中的引下线如何设置?引下线的敷设标

发布时间:2024-09-16 15:30浏览次数: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建筑物防雷工程中的引下线如何设置?引下线的敷设标准是什么?提起建筑物防雷工程,想必大部分电气设计人员都不陌生了。但是如果说到建筑物防雷工程中的引下线的设置以及引下线的敷设标准,可能不少电气设计初学者都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有一些电气设计初学者是一问三不知的。我们都知道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通俗的讲,即防直击雷;内部防雷指防感应雷。外部防雷最直接的目的即保护人身安全,内部防雷则是保护设备不受雷击。那么建筑物防雷工程中的引下线具体应该如何设置?引下线的敷设标准又是什么呢?下面本文简明扼要地给大家讲一讲,看完文章希望能给广大电气设计初学者一些参考。

  引下线是建筑物防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含接闪器、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中指出,引下线两端应分别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将避雷针接受的雷电流引向接地装置。

  引下线的布置方式一般分为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或其他金属构建敷设作为自然引下线等,无论是何种敷设方式的引下线,都必须满足耐腐蚀、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从而保证强大雷电流通过时不熔化。

  除去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作自然引下线这一类情况外,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个别腐蚀性较强的情境下,引下线还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取其他的防腐措施。

  (1)敷设时引下线应当沿着建筑物外墙进行敷设,经最短路径接地,对于建筑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暗敷方式,但其截面应当加大一级Kaiyun。另外,引下线切勿敷设在阳台附近、建筑物出入口以及人员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点。

  (2)根据各个建筑物防雷等级的不同,防雷引下线的设置也有所分别: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敷设引下线时,应在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的端部和架空接闪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时,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米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应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米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数量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18m,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分布。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为防雷装置专设引下线时,其引下线数量不宜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25m。

  特别是第二、第三类的引下线敷设Kaiyun,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当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少其他引下线的间距;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引下线)由于建筑物的造型不同,不能做直线引下时,应注意弯曲开口处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不得等于或小于弯曲部分线倍,一般弯曲处不用锐角尽量避免用直角;

  (2)距地面 2m 以内的引下线,应有良好的保护,用保护管套住,避免人或动物触碰;(3)为便于检查避雷设施连接导体的导电情况和接地体的散流电阻,要在每根引下线上做断接卡子,断接卡子标准第 4.2.3 条规定距地面最高为 1.8m。暗装引下线也应在相应的地方做断接卡子接线盒。(利用混凝土柱钢筋做引下线时Kaiyun,不必做断接卡子,但必须引出测量线端子外露墙面)断接卡子必须镀锌,并保护接触面严密,接触面不得小于 10mm2卡接母丝直径必须大于8mm,卡接母丝上应套有弹簧垫圈。

  (4)引下线的固定支点间距离不应大于2m,敷设引下线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并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约1.7m至地下0.3m的一段地线应加保护措施,为了减少接触电压的危险,也可用竹筒将引下线套起来或用绝缘材料缠绕。

020-888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