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风口系列】钒电池距离全面商业化一步之遥三大应用场景需求暴增(附股)前言:前面在《钒电池系列一》中我重点对钒电池的产业链情况做了一个介绍,本篇再来聊聊钒电池的行业现状和行业前景等内容,结合前面的《钒电池系列一》可以对钒电池行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995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开始钒电池的研制,先后研制成功了500W、1000W的钒电池样机,成功开发了4价钒溶液制备、导电塑料成型及批量生产、电池组装配和调试等技术。
2001年,VRB Power Systems公司开始在日、美等国家建立 VRB 系统电站,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营。
2002年,VRB Power Systems开始大范围内推广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承接一系列工程项目。
2009年,中国普能实现对全球最大钒电池公司VRB Power Systems公司的资产收购,包括其拥有或控制的所有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设备材料等。此外,VRB Power Systems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加入合并后的公司。
钒的下游包括钢铁与铸造、钛合金、化工以及储能,钒的应用集中在钢铁领域,占比达到85%。根据Roskill,得益于对螺纹钢标准的执行,中国的钒使用强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到2030年,全球钢铁对钒的需求将达到约136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另一方面,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Kaiyun,单是储能领域的钒需求量就可能达到2018年全球钒产量的两倍。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储能特别是新型储能的发展,并发布了很多相关规划,《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以2025年电化学储能累计30GW计算,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增装机达1.7GW,新增渗透率达20%;至2025年钒电池累计装机4.3GW,累计渗透率达14%。随着钒电池商业化推广规划的提出,预计钒电池渗透率在未来几年内将逐步提升,并在 2025年达到新增装机20%渗透率,以实现国家2025年新型储能技术装机规模30GW的要求。钒电池累计装机5年CAGR达112%,钒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储能装机量迅速增长,钒电池相关储能项目也取得大量进展。以钒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2019年装机规模为20MW,2020年装机规模达100MW,钒电池装机量增长迅速。我国钒液流电池已实现在智能电网、通信基站、偏远地区供电、可再生能源及削峰填谷等项目中的应用。目前我国钒电池渗透率1%左右,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新增钒电池装机渗透率20%,市场规模297亿元。若钒电池价格降幅不及预期Kaiyun,以2.31元/Wh,15%渗透率计算,市场规模约254亿元;若钒电池单价降至1.89元/Wh,预期渗透率达25%,市场规模约323亿元。
(本文来源于雪球作者:概念爱好者。本文内容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及数据是否正确。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Kaiyun,风险自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Copyright © 2002-2023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2001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