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有力度有温度有广度 淮安市构筑高质量台资高地建设一座大厦,需要一砖一瓦,久久为功。建设台资高地也是如此,需要一步一步、持之以恒。已经举办17届的台商论坛就是有力证明。
近年来,通过加大经贸合作的力度、提升服务台商的温度、拓展交流交往的广度,江苏省淮安市度搭建“四梁八柱”,有力有效构筑台资高地,不断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增添新动能。
南有昆山、北有淮安。作为江苏省内两大台资高地之一,近年来,淮安市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机械、绿色食品与现代农业等台资主导产业,突出产业融合,不断加大对台经贸合作力度,持续推进淮台产业合作,形成“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贡献、千名台商汇聚”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近1500个,总投资超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70亿美元,汇聚知名企业20多家,台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11月10日,南宝碳纤维新材料生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淮安市淮安区。南宝新材料(淮安)有限公司隶属于南宝树脂集团,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21日,是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内第一家落户的台资企业,成立当年即实现竣工投产。几年来,南宝公司专注于热塑热固型碳纤维复材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汽车等多个领域,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此次再次选择在淮安区落户投资1.5亿美元的碳纤维新材料生产项目,是双方的友谊之花结下的重要果实,也是淮安和昆山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淮安101%服务名不虚传!”在拿到江苏省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淮安市台协常务副会长、淮安淮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奕龙激动地说。面对申报系统里身份证件栏没有台胞证选项、两岸职称资格条件标准不同等困难,淮安采取“先行先试,互商互认”模式,开辟职称申报绿色通道,通过线下申报、网上同步评审的方式,协助林奕龙等4名台胞完成了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并导入数据,最终完成证书制作和打印。
服务台商越来越暖心,服务台企越来越用心。在淮安市,台资企业无差别享受“真金白银”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2022年,12家台企获研发投入奖励资金382万元,10家台企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7200余万元,40家台企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2.03亿元,30家台企获各类奖补资金近5000万元。
以服务之优,促环境之好。近年来,淮安市始终秉持101%服务理念,坚持落实台商台胞同等待遇政策,连续7年被电电公会评为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创成全省首批台商服务工作示范点,打造一流涉台营商环境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7月16日,“心手相牵乐在淮——淮台青少年运河文化研习营”正式开营,来自的40余名青少年代表和老师、家长走进淮安市,共同探寻运河文化,体验科技成果,感受运河之都的独特魅力。8月1日,“邂逅最美运河踏浪最美青春”——2023实习大学生运河文化研习营正式开营,来自的20名实习大学生参观了河下古镇、沈坤状元府、淮安水上立交、淮扬菜博物馆等地,开启了一场邂逅运河文化的旅程。
血脉相通,文化相亲。近年来,作为苏台交流重要板块,淮安市依托特色资源,探索创新交流模式,以大运河文化为纽带,深入开展淮台企业、教育、科技、文化、青年、医疗卫生、基层社会管理等领域互动,持续加大淮台交流交往力度。
如何不断拓展淮台交流交往广度?淮安市发挥交流基地功能,抢抓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成功获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契机,聚焦文化、青少年等领域,举办特色交流活动,增进台商台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台商台胞精神家园。支持台青来淮创业就业,发挥首家台商学院和台创学院指导台青在淮就业创业作用,引导青年了解淮安、融入淮安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促进社会组织合作,支持淮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市台协、市台属联谊会、淮安同乡会等社团举办换届庆典、座谈交流、节日联谊等活动,切实强化“以台聚台”。建立涉台表彰机制,构建台企台商台胞荣誉体系,增强台企台商台胞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李蓉 王小宝)
近年来,通过加大经贸合作的力度、提升服务台商的温度、拓展交流交往的广度,江苏省淮安市度搭建“四梁八柱”,有力有效构筑台资高地,不断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增添新动能。
Copyright © 2002-2023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2001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