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666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3)pdf

发布时间:2024-05-26 19:37浏览次数: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3)pdf车用玻璃纤雏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上海塑料》2010年第1期(总第149期)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刘道春 ’ (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湖北十堰442001) 摘要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由玻璃纤维毡、玻璃纤维物与合成树脂(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介绍了其 功能、种类、成分和性能特点;在交通、车辆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行业的发展动态厦趋势。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发展趋势 320.6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993(2010)01—0029一05 中图分类号:TQ 2 玻纤增强塑料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玻纤增强塑料在汽车上应用日益增多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它是由玻璃 它的基体是一种高分子有机树脂,用玻璃纤维或其 纤维毡、玻璃纤维物与合成树脂(如聚酯树脂、环氧 他织物增强。 树脂等)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基体树脂种类很多,常用 近年来,随着化工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制 的热塑性树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 造工艺的不断完善,非金属材料在汽车车身上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以玻璃纤维 乙烯kaiyun登录入口登录、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聚苯 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等)为增强材料的一种复 醚、ABS树脂等。常用的热固性树脂有:不饱和聚 合材料,以合成树脂为基体,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 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氨基树脂等。 而制成的一种结构物。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按基体 目前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多是不饱和 合成树脂的性质可分为热塑性玻璃钢和热固性玻 聚醛树脂和添加剂以及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醛树 璃钢。就汽车零部件的使用而言,目前汽车车身应 脂一般是不饱和二元酸和二元醇的聚合产物,如乙 用较广泛的非金属材料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件。 二醇、环己醇、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等。不 国外从80年始大量使用玻璃钢材料制作车 饱和聚醛树脂必须加支联剂、引发剂及促进剂后才 身,如欧洲Fiar轿车以玻璃钢的片状模塑料制作能固化,此外,还常加一些附加成分,如触变 外翼板、后盖及前后门,并用聚碳酸酯及改性聚苯 剂、阻燃剂、填料和颜料等。常用的玻璃纤维是将 醚制造前后保险杠、内翼板之类的车身部件。英国 熔触的玻璃在柑锅中以极快速度,从坩锅底部漏板 的四座轿车,甚至采用了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车 的漏孔中拉成很细的连续纤维,并集束成原纱,再 身。我国车身局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化已较普及, 加捻、退解、拼股成玻璃纤维线。玻璃纤维具有抗 如保险杠、发动机罩及弯度较大形状复杂的车身部 拉强度高、收缩率、热稳定性能好等优点。 件等。随着原材料的不断开发利用,玻璃纤维增强 国内生产的玻璃纤维有无碱纤维和中碱纤维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n。2]。 两种。中碱纤维中含较多的碱金属氧化物,绝缘性 能和力学强度稍差,但耐酸性能较好,价格便宜。 一般在制造强度要求高、绝缘性能好的玻璃纤维增 强塑料时多用无碱纤维。但制造汽车车身构件时 一般用中碱纤维,其结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而价 收稿日期:2010-02-24 格低廉。且防酸性能好。 作者简介:刘道春(1967一),男。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汽车技术 工作。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玻璃纤维的 一29~ 万方数据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上海塑料》2010年第1期(总第149期) 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应用领域 碳钢大2~5倍,比强度大,说明零件自重小。 范围不断拓展,它在交通车辆、建筑领域、基础设 比模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比模量较一般 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碳钢大得多,比模量大,零件的刚性大。 点。据有关部门预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今年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为各向异性非均质材料。 于市场的需求量为25一--30万t。其中,汽车工业在其应力一应变曲线上无明显屈服点,材料呈脆性破 我国将成为玻纤一大市场,为各种玻纤增强塑料的 坏。玻璃纤维的质量分数与分布情况不同,力学性 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能也不同。当玻璃纤维的质量分数为50%时。性 能优良。选择经纬强度不等的单向玻璃布或单向 3玻纤增强塑料凸显性能优势 玻璃带为增强材料,可满足结构件不同方向受力不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强度很高的结构材 等的要求。纤维和界面黏结状况也严重影响玻璃 料。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导热系数小,是优良的 钢的力学性能。选择流动性好、对玻璃纤维浸润性 绝热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超高温时产生大 好、与纤维表面处理剂反应活性大、固化时吸缩率 量气体,吸收大量热量,是一种良好的热防护和耐 小的塑料作基体,可有效地保证界面黏接质量。 烧蚀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磨蚀性和良好的电绝 (2)老化性能 缘性,能透过高频电波;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也有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与材料一样,在长期使 它自身的缺点:如弹性模量低,一般只有钢的1/10 用和贮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性能变 ~1/20;长期耐高温性能较差,一般不超过200℃;坏的现象,称之为老化。但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 剪切强度及长期循环负荷强度较低。玻璃纤维增 蚀特性及不具有磁性。 强塑料的性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它包括玻 耐候性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受 璃纤维和塑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含量及组合方式、 日光、风雨作用后性能的变化。一般玻璃纤维增强 界面问结合状况等。具体性能特点如下: 塑料制品在3~8年内不致于影响使用效果。通过 (1)力学性能 施加表面涂层(漆、胶层)和改善表面状态(采用表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力学性能突出优点是质轻 面毡、黏贴薄膜)等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玻璃纤维增 高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密度小,其密度为1.5 强塑料的耐候性。 ~2.0,只有钢铁的1/4~1/5,比铝的密度(2.7)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化学腐蚀性是指它在 要小。但强度比某些特殊合金钢还高,强度大,比 酸、碱、盐及有机溶剂等介质中工作时的长期性能。 钢铁结实,比铝轻,而机械强度却为钢的3~4倍, 试验表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酸性介质腐蚀的 故有玻璃钢之称。 性能较好,但耐碱性介质腐蚀能力较差。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弹性模量低,层间剪切强 增强塑料耐化学腐蚀能力取决于纤维、树脂、固化 度低。弹性模量只比木材大两倍,比一般钢材小十 剂和表面处理剂kaiyun登录入口登录。应根据工作介质条件,选择复合 倍;而其层间剪切强度只有抗拉强度的十分之一。 材料所用原料。因为树脂比玻璃纤维更耐酸、碱腐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腐蚀、不生锈,防水、密封效果 蚀,故要求以耐腐蚀性能为主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好,隔音、隔热、电绝缘性能优良,抗电磁性能强,耐 一般树脂所占比例要大。水能侵蚀玻璃纤维表面, 老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件在室外一般可使用 加速微裂纹扩展,还能使树脂发生溶胀,并有增塑 15~20年。 剂的作用。水有时还可使大分子水解(如聚酯水 抗疲劳强度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抗疲劳强 解)。这些影响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性能随之恶 度几乎接近钢材的一半。 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水性差别很大,同样经 MPa 抗拉强度玻璃纤维的抗拉强度为200 过3年浸泡,对加压成型的酚醛类玻璃钢性能无明 左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抗拉强度略低于碳钢的 显变化;而环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则下降20%~ 强度。 40%;聚酯类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更差,其性 刚度2.5mm左右厚度的玻璃纤维增强塑 能可下降40%~60%。 料与1.0mm厚度的钢板具有相同的刚度。 (3)热性能 比强度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比强度较一般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低,室温下比金属 一30一 万方数据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上海塑料》2010年第1期(总第149期) 小1001000倍,是一种优良的绝热材料。玻璃 车身壳体。如今,SMC已成为美国汽车保险杠、发 纤维增强塑料在超高温作用下,能吸收大量热量, 动机罩、挡泥板等部件的主要材料。在欧、美、日等 而且热传导很慢,故可作热防护材料和热烧蚀材 发达国家的轿车、客车、货车、拖拉机、摩托车以及 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还具有瞬间耐高温特性;玻 运动车、农用车等所有车种中均大量使用sMC材 璃纤维在300℃以下性能稳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主要应用的部件包括悬架零件、车身及车身部 料的耐热温度主要取决于树脂与固化剂等系统。 件、发动机盖下部件、车内装饰部件等。其中,尤以 与金属材料和其他无机材料相比,玻璃纤维增强塑 保险杠、车顶、前脸部件、发动机罩、发动机隔音板 料部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耐瞬 等部件为多,产量也最大。 间高温、传热慢、隔音、防水、易着色、能透光电磁 5玻纤增强塑料在客车车身上的应用 波等。 (4)工艺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可以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优良的成型工艺性和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组分材料kaiyun登录入口登录,设计出性能 可设计性能,流动性能极佳,一次性成型工艺及成 满足使用要求的玻璃钢制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型的方便性。在常温下即可糊制成型,因偶然因素 的密度只有08F钢的1/5,可以使车身零部件轻量 或事故损坏,易于迅速修补。另外,玻璃纤维增强 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车身的使用寿命为金属 塑料制件还具有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可以像金属 车身的2倍。即使在高速情况下翻车,其车身损坏 制件一样进行机加工,如车、锯、刨、钻、锉等。 程度不及金属车身严重,可以减轻伤亡。玻纤增强 塑料具有良好的吸振、隔热、隔声、抗磁电等效果。 4玻纤增强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有利于提高客车整车舒适性。成型工艺好,设计自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上述许多优异的 由。特别适宜于大面积整体成型、外形复杂(凹凸 特性,因而它自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各种新产品 型)的薄壁型零部件,可设计制造流线型极佳的客 日新月异,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玻璃纤 车车身,同时能减少零部件及紧固件数目。成型工 维增强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不仅在国防 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成品开发周期短。采用手糊 和尖端技术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而且在各工业部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工艺,模具开发简单,不需要大 门及民用方面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型冲压设备,成本费用仅为钢模的1/20,对于小批 195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制造了第一辆量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其优越性更加突出。玻璃纤 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车身,此后意大利、法国等也 维增强塑料制件与油漆的结合力较差。涂装时要 相继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汽车车身。尤其 进行相应的前处理或添加掺合剂。若采用先进技 是运输具有腐蚀性的石油产品或液体的罐车 术,无需涂漆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用于客车车身的 发展更快。此外,汽车的零部件,如汽车底盘、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件仍然以手工为主,所以仅适 车门、车窗、车座、发动机罩和驾驶室、挡泥板、电瓶 于小批量生产,生产率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件 框架等。在我国的汽车生产中,钢材无疑仍是最主 的报废件不能回收利用,废弃后不易腐烂,易导致 要的材料。但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 环境污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件是易燃、易爆、 达的国家,已普遍采用了玻璃钢材料,特别是SMC 有毒物品,在运输、储放、制作、加工过程中,必须特 片状模压塑料。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玻璃纤维增 别重视安全与劳动保护。 强塑料在我国的许多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应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应用 用于引进车型相关部件的国产化配套上。如将玻 前景十分广阔。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客车车身正 璃纤维增强塑料用于切诺基后举升门,使切诺基的 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可以预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oA。 整车国产化率提高了67%~94 在材料领域将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在客车车身制 目前,我国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生产汽车部件 造中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还只能生产一些如保险杠、车顶盖、阻流板、太阳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自上世纪40年代问世以 罩、电瓶托架等较低档的产品。而美国则早在上世 来,日本、美国、欧洲等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在玻璃纤 纪70年代即用SMC材料制造轿车的前脸格栅和维增强塑料的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应用增 一3】一 万方数据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上海塑料》2010年第1期(总第149期) 长速度较快。这说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具 应用的趋势越来越好。 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随着汽车工业的发 当今世界汽车公司竟相研制概念车。这 展,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应用新型轻质材料已成为 是高新汽车技术、材料性能、价格比及智慧等诸多 汽车工业的重要课题之一。试验表明:在客车车身 因素完美结合的集中体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 的设计制造中,通过充分合理采用新型轻质材料, 汽车材料的首选材料,从国内外汽车应用材料看, 客车的质量可减轻10%,油耗降低8%。因此,国 汽车使用复合材料是必然趋势。复合材料具有质 外许多汽车制造公司都在积极开发和应用新型车 轻、比强高(节能)、易于加工和改型、耐腐蚀(免维 身材料。近几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我国客车车 护)等优点,因而已被美国汽车制造业大量采用,效 身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成为客车车身 果显著。目前该材料又再次被西欧汽车制造业所 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用于客车车身侧围蒙皮和顶 重视、利用,甚至掀起。 盖蒙皮,也可糊制成前后围蒙皮,制作车身零部件, 世界环境法规要求较严,客观上也促使汽车越 如前后保险杠、仪表板、发动机盖、冷暖风管道、城 来越多地采用复合材料,在西欧甚至全世界,增强 市客车座椅等;用作开发客车车身装饰件,如水箱 热固性塑料的发展低于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如 面罩、通风口、内饰板、轮护板等;用于车身密封,如 GMT等)。其原因在于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可回 在车身与地板的连接处、地板之间的连接处、驾驶 收,重复利用和不污染环境。基于纤维增强热塑性 操作区等部位的连接处,通过糊制一层或多层玻璃 塑料是复合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欧洲的纤维增强 钢即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热塑料性塑料的增长率比玻璃钢高一倍。 的成型方法有十多种,普遍使用的手糊成型工艺因 汽车制造业也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最大市 工艺简单、成本低,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各种成 场。用于制作内装饰件有仪表盘、车门内板、后护 型工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客车车身玻 板、车内顶、座椅、发动机罩、盖板等;外装饰件有保 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件普遍使用的手糊成型法。 险杠、档泥板、导流罩等;功能与结构件主要有天然 气气瓶、油箱、风扇叶片、油气踏板、空气滤气罩等, 6玻纤增强塑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中大部分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我国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汽轿车、北京切诺基 代初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全球已形成 吉普车、一汽奥迪轿车等开始采用GMT片材,国 了从原辅材料、成型工艺、技术装备到相关性能检 内一些科研院所、企业开始研究开发热塑性玻璃纤 测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基于汽车轻量化、节能 维增强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在国内已形成初步 降耗的要求,大量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罩盖、顶棚、 生产规模,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玻璃纤维增强 车门板等相继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从而 塑料还主要用于多品种、小批量车型上;成型工艺 掀开了汽车工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发展崭新的一 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除手糊工艺外,RTM, 页。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中首先形成全球产业的 SMC和缠绕工艺已陆续得到应用。随着市场经济 典型代表,汽车正向着轻量化发展,要求节省燃油, 的逐步完善,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行业呈现跳跃 提高时速,增加耐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正越来越 式增长之势,年增长率为国民经济增长率的3~4 多地采用新型材料,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已成 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年总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 为重要的车用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除轻质高 第二位。同时,在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和部分乡镇企 强外,还具许多优势。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系非 业整体实力增强、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基础 均质材料,其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较好,当汽车发 上,一些合资企业起点高,技术先进,拉动了我国玻 生碰撞时,可避免或减少对的伤害。振动衰减 璃纤维增强塑料行业的整体提升。 性能优于金属,降低噪音的效果较好;设计灵活,对 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作为玻璃纤维增强 设计的更改有较强的适应性:耐腐蚀性能较好,一 塑料产品的主要材料玻璃纤维工业的增长率一直 般不必维修可使用多年等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高于这些国家的GDP增长率。我国及省 用于汽车不仅性能优异,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和 的玻璃钢工业,近年来已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我 成本低等特点。因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汽车上 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全套玻璃纤维池窑、坩 一32一 万方数据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上海塑料》2010年第1期(总第149期) 埚、纺织、表面处理和制品加工技术的国家。国产 贮罐、燃气透平部件和刹车装置等。在体育和休闲 池窑和加工的专用设备,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 用品上可用于制作钓鱼杆、网球拍、羽毛球拍、高尔 60%~70%。然而,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工业与夫球杆和滑雪板等。在医药行业中新开发的用途 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玻璃纤维增强 用于移植物、缝合线和临时关节韧带等。 塑料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一门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先进 独立的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复合材料,可以用作功能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要 的作用,出口也呈增长势头。 大量应用于建筑、交通等民用领域,首先,必须设法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树脂基复合材 提高碳纤维原料的质量和产量,以及降低其价格; 料中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其综合性能优异,近年 其次,研究开发使产品质量更稳定、生产效率更高、 来其用途及产量逐步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分 成型加工费用更低的复合材料制造新工艺。随着 为长(连续)纤维增强和短纤维增强两大类。长(连 碳纤维价格的降低,复合材料工艺技术的突破及民 续)纤维有性能高强、高韧方面的优越性;短切纤维 用领域的巨大需求,目前,拓宽其在建筑、交通、化 有加工性好的特点。因此,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加 工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民 工上完善成型工艺,短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将十分乐观。玻璃 力学性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方向。 钢/复合材料不是一种独立的材料,随着原材料的 碳纤维对树脂基材料的增强作用十分明显。 发展与工艺上的改进,我国在汽车应用玻璃钢/复 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近年来发展很快,因为尼龙和 合材料将是今后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碳纤维都是工程塑料领域性能优异的材料,其复合 总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交通车辆、建筑领 材料综合体现了二者的优越性,如强度与刚性比未 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使用价 增强的尼龙高很多,高温蠕变小,热稳定性显著提 值,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必将在许多领域都 高,尺寸精度好,耐磨,阻尼性优良,与玻纤增强相 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尤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 比有更好的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 发展,开发SMC汽车部件已成必然,这无疑让我们 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化学腐蚀、耐辐 看到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广阔的发展前景。 射、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 一系列优异性能。此外,还具有纤维的柔曲性、可 参考文献: 编性、比强度和比模量优于无机纤维。既可作 I-1] 陆刚.现代车用材料应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 社,2007. EZ]肖永清.汽车的发展与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用。因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近几年来发展十分 [3]车剑飞.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迅速。 社,2006. 碳纤维在工业上可用于制作飞轮、压缩天然气 Vehicle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s of Application LUO Duo—chueng Auto 44200 (HubeiShiyanDongfengCorporation,Shiyan1,China) are of fiber Abstract:Glassfiberreinforcedarenewmaterials,which felt,glass plastics composedglass fibersand resin(suchas resin,etc.).The synthetic polyesterresin,epoxy tionand characteristicsof fiberreinforced the intrafic.vehi— performance glass plastics,andapplication are the trendof fiberrein— cle andother described. manufacturingaspects Finallydevelopmentglass forced is plasticsindustingpresented. reinforced trend fiber Keywords:glass plastic;development 一33— 万方数据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应用 作者: 刘道春, LUO Duo-chueng 作者单位: 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湖北,十堰,442001 刊名: 上海塑料 英文刊名: SHANGHAI PLASTICS 年,卷(期): 2010,(1)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3条) 1.陆刚 现代车用材料应用技术 2007 2.肖永清 汽车的发展与未来 2004 3.车剑飞 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2006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 刘道春.LIU Daochun 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应用 -汽车工程师2010(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强度高,在力学性能、老化性能、热性能及工艺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增多.文章根据玻璃纤维增强 塑料的用途,介绍了其性能优势,并分析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交通、车辆制造等方面的现状,指出其发展趋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的发展前景相当广 阔,在交通车辆、建筑领域、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2.期刊论文 王炳雷.李树虎.陈以蔚Binglei.Li Shuhu.Chen Yiwei FRP在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中的应用 -工 程塑料应用2008,36(4) 介绍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中的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一直是风力发电机叶片的主要材料,但随着对大功率、长叶片需求的 不断增加,GFRP风机叶片在强度和轻量化方面已经不能适应使用要求,因此采用强度比GFRP高几倍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有效解决因长度增加引起的 叶片质量增加的问题,使设计更加合理和安全.同时也分析了复合材料风机叶片制造工艺的发展过程和应用前景,另外还对该叶片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 探讨. 3.期刊论文 赵杰.Zhao Jie GFRP在大客车上的应用 -工程塑料应用2000,28(4) 介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大客车造型设计上的应用及其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4.学位论文 安降龙 摩擦纺特种组分结构纱线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利用DREF-Ⅲ型摩擦纺纱系统生产特种组分结构包芯纱的加工方法及其结构性能,共分为四个方面: 一.用摩擦纺纱技术生产产业用特种组分结构纱线,用于织物及增强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传统方法生产玻璃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时都是 由人工直接将玻璃纤维在编织机上进行二维或三维编织成增强体,由于玻纤固有刚性和脆性的影响,在人工编织过程中会引起玻璃纤维部分断裂,造成 最终产品强度的急剧下降。这种情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不仅极容易造成纤维损伤,而且会对造成伤害。在摩擦纺机上用涤纶短纤维对玻 璃长丝进行包覆,较好地改变了这种状况。而且其特有的组分结构、纺纱生产的高速度、短流程、以及其较好的性能价格比,都具有无可置疑的经济性 和高性能,是纺纱方法无法替代的。用此特种纱线制造二维机织、针织及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极广的应用前景 ,也符合大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导向。 二.摩擦纺包芯纱力学性能。实验分析了不同的纤维组分特性对摩擦纺包芯纱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包覆层纤维的细度和长度对摩擦纺生产涤纶及 腈纶包芯纱拉伸、弯曲性能的影响。 三.摩擦纺包芯纱热学性能。实验分析了热处理对摩擦纺包芯纱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摩擦纺包芯纱包覆层组分的比例(包覆率)以及在干、湿自然 状态下热处理对纱热收缩性、包覆层抗滑脱性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四.摩擦纺多组分纬纱织物风格特征。主要研究了三种摩擦纺多组分纬纱织造的平纹织物风格特征。三种不同的纬纱:1.粘纤包覆粘纤;2.水溶性 PVA短纤包覆粘纤;3.粘纤包覆PVA短纤。经对织物性能的测定,溶解PVA包覆层后无捻芯纱织物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折皱回复性和耐磨性 ,而溶解PVA芯纱后的空心纱织物具有丰满、蓬松的结构和良好的耐压缩性能。 5.期刊论文 陈红.CHEN Hong 2005-2006年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进展 -热固性树脂2007,22(2) 综述了2005~2006年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市场动态、工业发展趋势及技术进展.市场动态包括:原油价格及其对UPR的影响;UPR与不同成型方法的 FRP的消费概况;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战略,UPR树脂工业的兼并重组和发展;2005年中国UPR进出口量;2005年日本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消费量;不饱和聚酯复合 材料及其应用和销售;汽车用复合材料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配方.技术进展包括:固化程度监测仪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新型改性剂-环氧改性酚醛清漆;低轮 廓添加剂;双重引发和促进体系.对生物复合材料工业进展进行了重点介绍. 6.会议论文 马卫国.张洪川 膜分离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1997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应用尚处在试验研究阶段,加强此项技术的讨论和报道,很有必要。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在油田水处理 中应用膜分离技术的现状,并结合我国油田水处理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了膜分离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 7.期刊论文 朱俊.ZHU Jun 车用复合材料新技术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工程师2009(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易合成型等优点的非金属材料越来越多的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在汽车上得到了应用.为了使有关 人员了解车用复合材料新技术,文章阐述了车用复合材料的特点、功用和性能,介绍了几种研发中的车用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强化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纤维增强金属和金属、塑料层叠材料)及复合材料在车身和悬架等系统上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车用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8.期刊论文 高建枢.Gao Jianshu 近期国外玻纤厂商动态及玻纤几个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下) -玻璃纤维2000(1) 2玻纤应用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 2.1增强热塑性塑料 如前所述,国外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生产约有1/3为增强热塑性塑料,其所用树脂基材依次为尼龙(尼龙6和尼龙66),热塑性饱和聚酯即PBT与PET,聚丙烯,其 它各种热塑料(如聚碳酸酯、高密度聚乙烯等).增强热塑性塑料主要用在汽车制造及电气/电子工业产品的制造. 9.学位论文 常彦秋 哈尔滨斯达玻璃钢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 2004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俗称,在世界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极富挑战性的现代材料,玻璃钢产品以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大量 节约能源等优良特性,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玻璃钢行业正面临整体提升、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国内企 业由于受规模实力有限、结构不够合理、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体系等原因限制,大部分国有、民营玻璃钢管生产 企业都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满足不了石油工程的市场需求,与石油工业发展的水平很不适应.玻璃钢管能有效地解决压力管道的内外防腐问题,它 的普及和推广将对相关产业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是国内引进的高科技、重点发展的项目.进入2l世纪,哈尔滨斯达玻璃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拥有先进玻璃 钢管生产技术的美国独资企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现实挑战.针对玻璃钢管道制造业面临的全球竞争,本文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现代战略管 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从市场环境、行业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对斯达公司的内、外部经营环境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通过SWOT分析,对斯达公司的 整体运营机制和实力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同时研究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理念和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基于斯达公司的所处市场竞争环境和产品特点,按照企业做 大做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从2003到2010年斯达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战略的实施策略.这是在对哈尔滨斯达玻璃钢有限公司发展方 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了该公司领导层的实际构想,所提出的经营发展战略和市场战略实施措施,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随着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正在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外部环境的迅猛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企业的影响比任何时候都大得多 ,企业如何制定和选择有效战略,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斯达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信会对其他玻璃钢 企业或集团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sl201001006.aspx 授权使用:航天化学研究院(航天42所)(ht42s),授权号:aaa4c7b4-6618-4224-8dac-9e9a0109bd9a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日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30年峰值流量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2024-2030年己酸羟孕酮注射液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2024-2030年抗菌包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2024-2030年头发结合倍增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2024-2030年小型水力发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020-8888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