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PP期货继续反弹最高再次突破8500!产能突破3000万聚丙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国内第一套聚丙烯装置上马,整个聚丙烯市场一直处于产能不断扩增的状态。截止目前国内聚丙烯粒料年产能已突破3000万吨,达3021万吨/年。未来看,新增产能步伐不止,国内聚丙烯群雄逐鹿,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国内聚丙烯原料来源多元化明显,原料有油、煤、丙烷以及外购甲醇、外购丙烯。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增,聚丙烯原料多元化愈发明显开云。
但分类来看新增产能方面出现分歧,2019年至今油制聚丙烯以及PDH制聚丙烯成为新增产能的主力军,煤、外购丙烯以及外购甲醇制聚丙烯产能扩增速度放缓。2019年至今聚丙烯新增产能来看,油制PP达400万吨,PDH制PP达210万吨,煤制PP达137万吨,外购丙烯达30万吨,外购甲醇暂无新增产能。
聚丙烯新增产能扩充,不同类别增速明显不同,主因两点。首先,利润驱使,从聚丙烯各原料来源的企业利润来看,油制、煤制以及PDH制聚丙烯企业毛利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购甲醇以及外购丙烯制聚丙烯的毛利相对较差,主因其受原料丙烯以及甲醇价格的变动影响较大,这也成为近几年外购甲醇制聚丙烯以及外购丙烯制聚丙烯新增产能有限的主要原因。
细化来看,2020年低油价下,油制聚丙烯盈利明显。同时PDH制聚丙烯也表现了较好的利润优势,变相推动了这类聚丙烯企业的投产步伐的加速。
此外,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下,荣盛、恒力、恒逸等在内的民营聚酯巨头,迎来了向上游大炼化项目扩展的良机。2019年至今,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等炼化一体化聚丙烯装置大批上马开云。同时基于国家对氢能源开发的鼓励,PDH企业发展较快,而其多配套聚丙烯装置,如东华能源的宁波福基前后共涉及160万吨PP产能投放。后期东华能源仍计划有大量聚丙烯装置投产,成为未来新增产能的重要主力军。
未来产能持续扩增,预计到2025年国内聚丙烯产能将达到5006万吨,伴随产能的不断扩充,国内聚丙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上演群雄逐鹿。
就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分类来看,未来5年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发展较快,预计2021-2025年间新增产能在427万吨。其次为PDH装置新增产能预计达到390万吨。煤制企业以及中石油企业紧跟其后,相比较而言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增速较为缓慢。
今天PP市场大稳小动,部分价格小涨。PP基本面变化不大,油价走高带动成本支撑增强,近期期货强势反弹,石化快速去库,带动现货价格整体走高,但是下游需求低迷未能实质性改善,PP反弹力度有限。目前华北拉丝主流价格在8450-8550元/吨,华东拉丝主流价格在8500-8600元/吨,华南拉丝主流在8600-8700元/吨;共聚华北主流价格在8700-8800元/吨,华东主流价格在8750-8850元/吨,华南主流在8800-9000元/吨。
今天PP期货继续反弹,最高再次突破8500,虽然回吐部分涨幅,但是尾盘收于8450以上。目前PP站上多条均线附近有一定阻力,连续两天未能站稳,且技术性反弹基本兑现,预计后期上涨阻力较大,关注8500附近阻力。
本周PP生产企业暂无停车检修及重启装置,开工率变化不大,维持在90%附近。福基二期二线月正式投产,青岛金能等新装置面临投产,产能基数增大,且检修处于尾声,检修利好减弱。
近期PP开工率变化不大,依然在90%以下,且部分新装置投产推迟,供应端压力一定程度缓解;需求端处于淡季尾声,尤其是华东BOPP等下游企业订单明显好转,近期市场成交回暖;油价连续走高,且创出两年半来新高,成本支撑强劲。整体来讲PP长期存在一定供需矛盾,但是短期利好发酵期货反弹明显,预计PP近期维持反弹之势,但是反弹力度有限。
PE现货市场延续震荡行情,虽然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但是塑料期货反弹乏力,石化出厂价涨势放缓,打压市场投机性需求,贸易商报盘上涨乏力。其中华北市场LLDPE主流7950元/吨左右,LDPE主流报10000元/吨左右,HDPE拉丝主流9100元/吨左右;华东市场LLDPE主流报7950-8000元/吨,LDPE主流报10100-10200元/吨,HDPE拉丝主流报9150-9200元/吨;华南市场LLDPE主流报82300-8350元/吨,LDPE主流报10050-10150元/吨,HDPE拉丝主流报9000-9100元/吨。
PE期货09合约窄幅震荡,国际油价及煤高位运行对塑料期货存在成本支撑,不过近期国内PE检修装置减少开云,LL进口窗口维持开启状态,下游需求改善有限,期货盘面上涨驱动不足,预计近期期货延续震荡行情为主,仅供参考。
石化检修涉及产能在161万吨左右,开工负荷在93.2%左右,石化日产量在6.07万吨左右。其中75万吨检修产能计划6月底开车,而新增检修装置偏少,6月底国内PE供应预期上升。
虽然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但是国内PE检修装置减少, LL进口窗口维持开启状态,下游整体需求利好改善有限,买家投机性需求下降,尤其是塑料期货反弹乏力,难以刺激买家购买积极性,拖累现货市场反弹步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02-2023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20014382号-1